11
2022
-
05
磨光機齒輪裂紋的工藝措施
對磨削裂紋越敏感的材料,在磨削中越容易發生裂紋,降低材料對磨削裂紋敏感的程度,磨削裂紋的發生概率就會降低,這種敏感性因滲碳熱處理工藝規范而異,可以通過改變滲碳、淬火、回火工藝進行適當控制和降低。因此磨光機齒輪將采取以下措施,那么下面一起了解下磨光機齒輪裂紋的工藝措施吧!
對磨削裂紋越敏感的材料,在磨削中越容易發生裂紋,降低材料對磨削裂紋敏感的程度,磨削裂紋的發生概率就會降低,這種敏感性因滲碳熱處理工藝規范而異,可以通過改變滲碳、淬火、回火工藝進行適當控制和降低。因此磨光機齒輪將采取以下措施,那么下面一起了解下磨光機齒輪裂紋的工藝措施吧!
降低滲碳件淬火溫度:將20CrMnTi加工的齒輪在930滲碳,滲碳后直接淬火。從淬火溫度860降至830時,也可在不改變磨削條件下消除較嚴重的磨削裂紋。表面碳濃度應適當,碳濃度應控制在0.7%~0.9%的范圍內。碳濃度分布梯度要平緩,以保障良好的表面強度和應力分布。重載齒輪的碳含量必須控制在下限,這有利于控制碳化物的大小和形狀。控制含碳量在上限時,形成殘馀奧氏體的趨勢增強,碳化物增加,表層氧化和齒根強度降低。根據相關資料,美國重載齒輪表面的碳濃度已經控制在0.65%左右。
回火越不充分,磨削裂紋敏感性越高。因此,為了提高滲碳淬火表面的塑性,平衡或降低殘馀應力,改善表面應力的分布情況,需要進行充分的回火。可以降低發生磨削裂紋的概率。控制殘余奧氏體量,防止齒輪在磨削時發生組織轉換,產生較大的組織應力,嚴格控制殘余奧氏體在25%以內,對重要齒輪控制在20%以內。
磨光機齒輪主要控制碳化物的大小、量、形態和分布,得到分散分布的微粒碳化物,從而提高材料的斷裂強度,減少脆性,控制馬氏體等級,得到隱性結晶狀、細針狀的馬氏體,粗大針狀馬氏體的發生馬氏體等級以三級較好,采取必要的技術措施控制熱處理變形。
磨光機齒輪加工方面的技術措施
磨光機齒輪與齒面接觸區域的平均溫度一般為500-800,磨粒磨削點的溫度可達1000,80%以上的熱量傳遞給齒輪,由于刷牙時產生的大量磨削熱,使齒面磨削區域局部受到較大的熱應力和熱膨脹收縮變形,磨削熱得不到有效控制時,齒面容易產生磨削裂紋和磨削,因此機械加工方面的工藝對策重點是如何降低和控制磨削熱
磨光機齒輪降低滾刀切削時齒面粗糙度,應控制在Ra3.2~Ra6.3,嚴格控制滾刀切削時公法線余量,不允許隨意增大滾刀切削余量,盡量減小熱處理后的熱變形誤差,工藝要求刷牙前,必須采用硬齒面滾切技術刨齒面,加工成齒余量均勻,很大限度減少齒余量,即很大限度減少磨削熱量,合理選擇和配合切削用量。選擇原則是砂輪轉速高、行程快、進給合理。
磨光機齒輪的選擇是刷牙加工的重要環節,砂輪選擇是否合適,對刷牙的精度和效率有很大的影響。砂輪硬度、粒度、組織選擇不當,很容易引起齒面和磨削裂紋。因此,必須從以下方面進行選擇:
磨料:(符號PA)紅色鉻剛玉、鉻剛玉硬度接近白剛玉,韌性優于白剛玉,韌性大的鋼材用鉻剛玉磨削時。由于比白剛玉效率高,砂輪的耐久性及磨削表面粗糙度也好,因此優選。
粘合劑:粘磨粒制成砂輪的材料。目前使用的砂輪粘合劑基本上是陶瓷粘合劑,陶瓷膠粘劑性能穩定,耐水耐熱性不劣,能適應各種冷卻液的磨削,且價格低廉。
硬度:砂輪越硬,多孔性越差,磨削過程中磨粒之間的間隙立即被磨粒堵塞,硬度高的砂輪自銳性差,鈍磨粒不易脫落,引起砂輪與工件表面之間的磨損現象,影響散熱,增加磨削熱,產生裂紋。
以上介紹的就是磨光機齒輪裂紋的工藝措施,如需了解更多,可隨時聯系我們!